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师资队伍  >  教师队伍  >  正文

翻译专业

发布时间:2025-05-16新闻来源: 浏览次数:

专任教师:包海青

一、基本信息

包海青,男,蒙古族,中共党员,内蒙古通辽人,博士研究生学历(文学博士),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(中国民间文学方向),硕士研究生导师(中国民间文学方向)。研究领域:蒙古族及北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、非物质文化遗产、口头诗学

二、教育背景

1997.09-2001.07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系攻读学士学位,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习;

2001.09-2004.07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系攻读硕士学位,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、蒙古族民间文学;

2004.09-2007.07 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系攻读博士学位,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、蒙古族及北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。

三、工作经历

2007.07-2021.07 内蒙古科技大文法学院教授、内蒙古科技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、教授委员会委员(期间2012.09-2013.09  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“西部之光”访问学者;2015.09-2016.06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。2017.04-2018.04日本千叶大学访问学者)

2021.07—至今,内蒙古师范大学,蒙古学学院,教授

四、科研成果

(一)发表论文

1.蒙古英雄史诗传统与叙事民歌[J].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,2008.3.

2.蒙古族叙事民歌中的汉文化影响研究—“风水宝地出英雄”母题探讨[J].内蒙古社会科学(中国中文核心期刊、CSSCI来源期刊),2008.5.

3. 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渊源探析[J].青海民族研究(中国中文核心期刊、CSSCI来源期刊),2009.1.

4.蒙古族叙事民歌中的“风水宝地出英雄”母题探讨(蒙古文)[J].中国蒙古学(蒙古文版), 2009.4.

5.天命论思想与蒙古族族源传说[J].北方民族大学学报(CSSCI来源期刊),2010.2.

6. 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起源探讨[J].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,2012.3.

7. 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传统与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[J].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2.4.

8. 论蒙古族叙事民歌的现代转型[J].青海民族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(CSSCI来源期刊),2013.1.

9.蒙古民歌的乡土乡情母题——蒙古民歌的生态主题传统(蒙古文)[J].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蒙古文版),2013.1.

10.论蒙古族叙事民歌中的汉语借词特征[J].中国蒙古学,2022.6.

(二)著作

1.合著(巴苏和教授主编、本人为第二参与人)《蒙古族生态文学研究》(本人完成《蒙古族民歌生态主题》一章),辽宁民族出版社,2015年出版。

2.本人专著《蒙古族叙事民歌中的汉文化影响研究》(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、中国蒙古学文库入选图),辽宁民族出版社,2019年10月出版。

五、科研项目

1.主持立项200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“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族源传说比较研究” (批准号:08JC751022)(已结项)。

2.主持立项2008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“科尔沁叙事民歌中的汉文化影响研究”(批准号:NJSY07106)(已结项)。

3.主持立项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蒙古族叙事民歌中的汉文化影响研究”(批准号:11CZW081)(已结项,鉴定等级:良好) 。

4.主持立项2014年度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-青年学术骨干培养专项项目“文化生态视野下蒙古族民歌的生成与嬗变研究”。 (已结项,鉴定等级:优秀)

5 主持立项2017年度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文化生态学视野中的蒙古族民歌生成与嬗变研究”(2017NDB100)(已结项,鉴定等级:合格)

6主持立项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蒙古族叙事民歌口述史研究”(18XZW039)。(2018年6月——2024年4月)已结项,鉴定等级:良好)

7. 主持立项2022年度内蒙古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集•内蒙古篇”(2022NDE84)(已结项,鉴定等级:合格)

8. 主持立项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“中国北方诸民族多语种族源传说互文性研究”(批准号:24XZW002)

五、教学与人才培养

教学情况:民间文学、蒙古民间文学概论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专题研究、蒙古族近现代文学等。

教学成果:主持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度教学(教改)研究项目“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我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课程设置研究”(批准号:JY2010072)(已结项)。

六、社会兼职

兼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、内蒙古元代文学学会副会长、内蒙古民间文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。

七、荣誉奖励

(一)学术成果获奖

1. 论文《蒙古族叙事民歌中的汉文化影响研究》被评为2008年度内蒙古科技大学青年教师优秀论文二等奖。

2. 论文《草原文化中的天崇拜文化传统与族源传说——蒙古族族源传说起源探讨》被评为“2009年度中国·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优秀论文奖”。

3. 2010年12月,论文《蒙古族叙事民歌中的‘风水宝地出英雄母题探讨’》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。

4.2014年5月,学术论文《蒙古族天崇拜文化传统与族源传说--蒙古族族源传说起源探讨》(系列论文)被评为包头市首届社科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。

5.本人参加编写的合著(巴苏和教授主编、本人为第二参与人)《蒙古族生态文学研究》(其中本人编写完成《蒙古族民歌生态主题》一章)获得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。

6.2021年12月,学术著作《蒙古族叙事民歌中的汉文化影响研究》(专著)被评为包头市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。

(二)个人荣誉

1.2010年12月被评为包头市首届“少数民族十杰青年”。

2.2011年5月被推选为为包头市优秀共产党员。

3.2013年11月,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“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”。

4.2018年3月 入选第三批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青年拔尖人才。

5. 2019年度入选第九批内蒙古自治区“草原英才”(个人)计划。

八、联系方式

电子信箱:459101381@qq.com


上一页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 [10] [11] [12] [13] 下一页

关闭